心性与美好生活议程

 

心性与美好生活

——第二届“心性·秩序·生活”论坛

(中山大学哲学系、《哲学研究》杂志社合办)

 

10月26日:报到入住,中山大学学人馆

晚餐:6:30 紫荆园致用房

 

10月27日,锡昌堂515会议室

 

开幕式:8:30-8:45

主持人:朱刚

致辞人:陈德中(《哲学研究》主编)

                张伟(中山大学哲学系系主任)

 

合影:8:45-9:00

 

(每个报告发言30分钟,评论5分钟;每场结束之后集中讨论20或30分钟)

 

第一场 主持人:陈德中

一、9:00-9:35

    题目:人工智能与广义心学

    报告人:张祥龙(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评论人:倪梁康(中山大学哲学系,广州)

 

二、9:35-10:10

    题目:心之德与心之道

    报告人:唐文明(清华大学哲学系)

            评论人:丁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综合讨论10:10-10:30

 

茶歇10:30-10:40

 

第二场 主持人:唐文明

一、10:40-11:15

    题目:黑格尔论political disposition

    报告人: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评论人:吴增定(北京大学哲学系)

 

二、11:15-11:50

    题目:现象学的三个转向——科学转向、神学转向与道学转向

    报告人:丁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评论人:朱刚(中山大学哲学系)

 

综合讨论1150-1210

        

午餐:12:10

 

第三场 主持人: 张曦

一、14:00-14:35

        题目:作为本体的“诚”如何活动?

        报告人:卢盈华(浙江工商大学哲学系)

        评论人:蔡祥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二、14:35-15:00

        题目:胡塞尔价值概念的三个层次

        报告人:钟汉川(南开大学哲学学院)

        评论人:卢盈华(浙江工商大学哲学系)

 

三、15:00-15:35 

        题目:心性与价值——布伦塔诺与现代价值哲学的“内在”转向

        报告人:郝亿春(中山大学哲学系)

        评论人:钟汉川(南开大学哲学学院)

   

综合讨论 15:35-16:05

 

茶歇:16:05-16:15

 

第四场 主持人:毛竹

一、16:15-16:50

    题目:义何以有味

    报告人:蔡祥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评论人:陈乔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二、16:50-17:25

    题目:章学诚的“知识论”

    报告人:李长春(中山大学哲学系)

    评论人:黄启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三、17:25-18:00

    题目:心灵概念的两重性:以孟子为核心的考察

    报告人:刘伟(中山大学哲学系) 

    评论人:陈畅(同济大学哲学系)

 

综合讨论18:00-18:30

 

晚餐:18:30 紫荆园

 

10月28日 锡昌堂515会议室

 

第五场 主持人:孙向晨

一、8:40-9:15

    题目:德性伦理、对称性与儒家“人-我”间之和睦

    报告人:王庆节(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评论人:陈少明(中山大学哲学系)

 

二、9:15-9:50

        题目:“良知”“自身意识”与“逆觉体证”

        报告人:陈立胜(中山大学哲学系)

        评论人:唐文明(清华大学哲学系)

 

综合讨论 9:50-10:10

 

茶歇10:10-10:20

 

第六场 主持人:丁耘

    一、10:20-10:55

    题目:如何在世?——简论《家与孝》中对于家的现象学描述

    报告人:吴增定(北京大学哲学系) 

    评论人: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二、10:55-11:30

        题目:论胡适“无后主义”的内在困难

        报告人:黄启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评论人:张祥龙(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三、11:30-12:05

        题目:世界公民、友爱与亲亲

        报告人:王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哲学系)

评论人:王庆节(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综合讨论12:05-12:35

 

午餐12:35

 

第七场 主持人:张伟

一、14:00-14:35

    题目:从文明比较到经学研究

    报告人:陈壁生(人民大学国学院)

    评论人:刘伟(中山大学哲学系)

 

二、14:35-15:10

            题目:春秋时代的义勇观念及其道德精神

            报告人:陈乔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评论人:李长春(中山大学哲学系)

 

三、15:10-15:45

    题目:梁漱溟“伦理社会”学说及其哲学意义

    报告人:陈畅(同济大学哲学系)

    评论人:王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哲学系)

 

综合讨论15:45-16:15

 

茶歇 16:15-16:25

 

第八场 主持人:廖钦彬

一、16:25-17:00

    题目:人生计划、运气与美好生活

    报告人:邓伟生(中山大学哲学系) 

    评论人:郝亿春(中山大学哲学系)

 

二、17:00-17:35

    题目:不安意识与原意识:列维纳斯作为第一哲学的心性伦理学

    报告人:朱刚(中山大学哲学系)

            评论人:张伟(中山大学哲学系)

        

        综合讨论17:35-17:55

 

闭幕总结  朱刚

17:55-18:10

 

晚餐  18:30 康乐园 康华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