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现象学前沿”系列讲座第二讲预告|谢利民:现象学的思辨与思辨实在论的终结

现象学的思辨与思辨实在论的终结

主题
现象学的思辨与思辨实在论的终结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锡昌堂515
主讲人
谢利民
主持人
谢裕伟

现象学的思辨与思辨实在论的终结

 

主讲人:

谢利民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主持人:

谢裕伟 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评论人:

周小龙 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王知飞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时间:4月8日(星期二)19:00

地点:锡昌堂515

 

内容提要

       21世纪以来各路“新实在论”纷呈迭出,在开启新哲学景观的同时也持续更新着人们的哲学史视野。其中,又以思辨实在论的“现象学终结”之声尤为夺人。梅亚苏(Meillassoux)将现象学指认为相关论(correlationism)的当代典范,批判其困陷于意识的相关性循环(correlationist circle)以致错失了绝对的实在。梅亚苏将一切宣称通达绝对的哲学归为“思辨哲学”,现象学因其相关论立场自然被排除在外。然而梅亚苏的相关论批判,对于现象学是严重的理论误判。现象学不再坚持为我存在与自在存在的绝然二分,胡塞尔对相关性的绝对化也并非对思想主体的实体化(hypostatization),而是向超越论构造中的世界生成的还原,这一还原最终揭示了超越论自我原初在世的绝对现实性,因此现象学是一门地地道道的思辨哲学。反观梅亚苏本人的思辨实在论,其所谓“实际性”(一切存在者不存在的可能性)为了规避相关性循环,不得不退守至与人无涉的自在存在,而这就意味着他承袭了独断实在论和相关论所共享的为我存在与自在存在之二分的预设。思辨实在论虽以突破相关论自诩,最终却以悖论性的方式复归相关论,陷入自我解构的困境,可谓“胎死腹中”。

 

主讲人简介

       谢利民,哲学博士,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哲学系主任,现象学与第一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现象学研究,尤其是现象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批判、转化和创新研究。出版译著一部([德]瓦尔登费尔斯:《生活世界之网》,商务印书馆,2020年),发表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