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秩序与美好生活·哲学月名师讲座第六讲预告 | 邓安庆:重思世界伦理的规范机制:一种道义实存论的尝试
重思世界伦理的规范机制:一种道义实存论的尝试

讲座信息
主讲人:邓安庆
复旦大学教授
主持人:朱刚
中山大学教授
与谈人:刘作
中山大学副教授
时间:2024年12月10日
(星期二) 15:00
地点:锡昌堂103讲学厅
主办:中山大学哲学系
讲座人简介
邓安庆,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最近学术著作《西方道德哲学通史“导论卷”:道义实存论伦理学》《西方道德哲学通史“古希腊罗马卷”:古典实践哲学与德性伦理》《西方道德哲学通史“近代卷I”:启蒙伦理与古典功利主义》。
讲座内容简介
现代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却一直没有产生适应于全球世界人类共存的伦理原则,目前世界上通行的三种规范性伦理形态,德性论基于古代希腊城邦共同体的实践模式,而道义论和功利主义后果论产生于欧洲自由民主制的生活形式,虽然它们都有世界性的维度,但无一不是从适用于特殊社群的伦理机制而向人类世界拓展这一从特殊到普遍的推广形式,这一形式在目前全球化时代,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规范失效的危机。但当今世界的实践哲学依然侧重于在这些特殊伦理形态之内做批判性的重构,因而其“批判”是基于一种特殊立场对另一种特殊立场的批判:道义论批判德性论和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批判德性论和道义论,而当代美德伦理学却借助于复兴古典德性论传统而批判作为现代伦理典范的道义论和功利主义;而它们的重构,也仅仅是基于某些对对方缺陷所显示出的自身理论的相对“优势”的修补性论证,这样的“伦理类型学”研究都使得哲学回到了狭义的观念论,而脱离了生活世界,而没有意识到,无论哪一种“主义伦理”,都在全球化时代遭遇着自身失效的现实。所以,本讲座在反思克服当代世界的伦理危机的一种新思路,就是返回到“生活世界”自身,探寻人类共同的生活世界的伦理构成机制,使得我们有可能从习俗伦理真正进入到实存伦理,由此产生让每一个伦理共同体都能认同的自由与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