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刘畅: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存在论差异——兼谈意向性问题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存在论差异——兼谈意向性问题

主题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存在论差异——兼谈意向性问题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锡昌堂103讲学厅
主讲人
刘畅
主持人
黄敏
image-20241120110437-1

题目: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存在论差异——兼谈意向性问题

报告人:刘畅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主持人:黄敏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时间:11月18日(周一)上午9:30

地点:锡昌堂103讲学厅

 

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能否在真正意义上拥有感知、思维、理解的能力?能否具有自我意识?是否有资格被视作独立自主的意识主体并享有相应的权利?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威胁论?人工智能终将取代人类成为智能发展的下一阶段,抑或终究只是人类手中的一件新的科技工具?……这一系列疑问,成为近年来人工智能哲学反思的争议焦点。本次讲座尝试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切入这一组问题:我们所处的自然宇宙中,人工智能占据怎样的存在论地位?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是否存在根本差异?为此,我们不得不回到对人类自身主体地位、思维以及意识本质的反思。在本讲座中,我也将围绕黄敏近著《意义与意向性》展开的一次对话尝试。著作中,黄敏力图给出“一种基于先验意向性的意义理论”,在现象学传统与分析传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并以此克服两派传统内部难以解决的核心难题。本次报告也将由“意义”与“意向性”的话题谈起。报告将梳理“先验意向性”难题得以产生的历史线索,解析黄敏著作中若干富有启发性的理论创见,并尝试给出相关问题的一套不同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