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走进哲学系“格物育人”第二课堂

        “欢迎大家来到吉光片羽——习之堂藏学术资料卡片展,下面将由我们四位同学为大家带来展览的讲解。”

        2023年4月22日的午后,锡昌堂一楼西侧的多功能展厅内,来自哲学(珠海)的八十多位老师和同学在我系讲解员的带领下正参观着习之堂吉光片羽展览,通过藏品回到学者用纸笔承载学问的那个年代,体悟师生们集腋成裘的求学精神,以期在现代学习生活中有所助益。

        为更好地服务师生、校友、高校同行及社会各界,哲学系组建了一支志愿讲解员队伍,为热心学校服务的同学们搭建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本次讲解的志愿者们来自哲学系学生社团知行学社,4名讲解员们在周春健老师的带领下提前进行了完整的培训并在陈列处反复练习,此次在珠海哲学系的师生参观共学活动中首次亮相,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参访师生纷纷在纪念册上留下自己的姓名,表示收获良多。

        五年来,习之堂系列展览已经相继举办了七个主题展,2019年4月的“爝火不息——习之堂藏老讲义百种特展”,2020年9月的“百年家书——习之堂藏家书百种特展”,再到2021年4月的“百年弦歌——习之堂藏现代乐教文献展”,2021年11月的“风月同天——习之堂藏东亚汉文书写特展”,2022年5月的“为时而著——习之堂藏延安文艺讲话文献展”,以及2022年9月举办的“雕刻时光——习之堂藏木刻雕版特展”。中山大学哲学系被社会媒体称赞为“广州一个备受关注的文化交流场所”。

        2023年3月29日,最新一次“吉光片羽——习之堂藏学术资料卡片展”正式开展。以不同的主题将展品整理铺陈,使其各得其所,再次散发光芒,带领我们回到历史现场,唤醒历史记忆,从中汲取营养。

        “格物育人”以文化展览为基础,将思考与实践结合起来。这些展览的作用和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文化艺术层面,它们已然成为哲学系卓有成效的第二课堂,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场所,是哲学系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方式。

        未来,哲学系将继续以实物展览方式探索重返历史现场的主题情境式教学,以“展览+研讨+课程”相结合打造兼具历史感和现场感的育人空间,“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持续发挥展览的文化育人作用。欢迎广大师生前来参观,一共感受第二课堂的魅力,一同在展览中交流学习!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