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 如何培养引领未来的人?中大这样回答
5月14日上午,中山大学2022年春季工作会议在珠海校区拉开帷幕。本次大会主题聚焦“人才培养”,校长高松院士作了题为“以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 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大会报告,提出要总结和传承中大文化,守正创新,继往开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交叉融合为重点,以院系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稳步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高松校长在大会主题报告中,首先感谢了前几任校领导班子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持续努力和无私奉献,为中山大学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奠定很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三项基础性工作,即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高松校长指出,未来,继续回归大学的育人根本,把握住机遇,立足湾区,守正创新,稳步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高松校长表示,中山大学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要培养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面对未来世界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什么样的人可以引领未来”?他指出,拥有强大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从而产生创造力,是我们所期望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松校长阐述了十六字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核心是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高松校长介绍了国际上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引进、教师聘任、评估晋升、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并提出借鉴这些经验和做法,结合学校实际,按照“适度规模、优化结构、注重质量、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则,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他表示,我们要继续完善教师人事制度,激发教职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让不同系列的教职员工都有自己明确的发展通道,实现“近者悦、远者来”,营造安心舒心才能专心潜心做大事的良好学术环境。
高松校长指出,稳步推进学部制改革,目的是健全学术治理体系,激发院系活力,促进学科交叉。“学部的设立,不是集中院系的学术权力和行政职能,而是要充分激发和调动院系活力。”他强调,学校将按照相近学科原则来设置学部,努力构建“学校—学部—院系”三级学术治理体系。高松校长举医学部为例,明确学部的设立,要有利于统筹相同和相近学科的人才培养标准、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有利于统筹相同和相近学科的学术标准与学术评价,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有利于促进跨院系跨学科教育和研究的合作,提高学科建设整体水平。
陈春声书记在总结讲话中表示,高松校长的报告精彩深刻、眼界开阔,对稳步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路径,强调继续回归大学的育人根本,并阐述了十六字人才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为学校确定了明确的工作目标,相信在全校师生共同奋斗下,学校事业发展一定会更加辉煌!
(转载来源:中山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