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前沿讲座第二讲回顾 | 潘大为:柳叶刀、扶手椅和洛阳铲:站在福柯肩膀上看临床医学

       2022年3月3日19:00,中山大学哲学系2021级研究生哲学前沿讲座系列第二讲《柳叶刀、扶手椅和洛阳铲:站在福柯肩膀上看临床医学》在锡昌堂103举行。

       主持人陈少明老师介绍了本次讲座主讲人潘大为老师的研究方向医学哲学,以及她在这一方向下的一些有趣工作。

       潘大为老师首先区分哲学研究的两种方式:鲸落式研究和哥伦布式研究。前者围绕前辈哲学家的生平著作展开,常见于哲学史和思想史研究;后者以我们所处的当代真实世界的鲜活经验中生发的新问题为关注对象,可见于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医学哲学领域。哥伦布式研究者不是赤手空拳出海,而是在积累鲸落式研究经验、充实研究工具箱的基础上出发探索。本次讲座正是以对福柯著作的分析为例,展示这种旨在为探索新世界做准备的、从鲸落中汲取营养的尝试。

       在讲座中,潘老师以福柯的《临床医学的诞生》的法、英、中三种语言版本作为分析对象,探讨了福柯的疾病概念,并延伸至对福柯的思想史研究方法的考察,进而探讨一种福柯式的比较医学哲学的可能性。潘老师提出,比较哲学试图彰显一个以意义多元性为基底的视域,往往以不同语言和文化间的翻译作为研究起点。《临床医学的诞生》的三种语言版本为我们探讨上述主题提供了基础和渠道。潘老师介绍了福柯对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医学从分类医学向现代医学的转化的考察,并以福柯所说的现代医学与“恶的形而上学”的分离为切入点,结合医学人类学对“疾病”与“疾痛”的区分,分析了福柯的疾病概念及其医学哲学隐含的欧洲中心主义立场。最后讲座以中国传统医学为例,探讨了比较视野下的一些医学哲学问题。

 

(供稿:墨鱼)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