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学生“家乡田野”第八期获奖名单
中山大学学生“家乡田野”第八期主题是“乡村诊所”。各院系同学踊跃报名,认真开展调研,形成了许多高质量的报告,记录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主办方组织专家对同学们提交的报告进行了评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胜奖65名,具体名单如下。各奖项内按照姓氏拼音排序。祝贺获奖同学!
期待同学们继续报名参加中山大学学生“家乡田野”第九期的调研活动!
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
2021年12月16日
序号 |
姓名 |
篇名 |
院系 |
获奖 |
1 |
曹子晨 |
我家的医疗站 |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
一等奖2名 |
2 |
潘 君 |
诊所与人:更替、坚守、温情与思索 |
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
|
3 |
林 喆 |
两代人的乡村诊所:规范性文件下具体的人——对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地都镇大莲村、白塔镇古塘村卫生室的田野调查 |
法学院 |
二等奖5名 |
4 |
陆程程 |
乡村诊所:从“有医可寻”到“有医不寻”——基于盐城农村的考察 |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
|
5 |
罗 惠 |
村医观察访谈纪实报告 |
哲学系 |
|
6 |
王皓玉 |
治病便民的乡村诊所——汕头市澄海区乡村诊所调查报告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
7 |
庄诺亚 |
可怜旧貌焕新颜,最是来人留不住——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南店村乡村诊所调研报告 |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
|
8 |
冯泳婷 |
疫情之下的卫生站 |
哲学系 |
三等奖8名 |
9 |
关诺宁 |
赤诚的心、坚实的墙——西溪村卫生站田野报告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
10 |
江洁宜 |
我与乡村诊所的二十年 |
哲学系 |
|
11 |
金小羽 |
那些从跋涉到坚守的时光 |
公共卫生学院 |
|
12 |
邱 丽 |
公共服务体系如何匹配基层社会?---基于赣南乡村医疗的考察 |
哲学系 |
|
13 |
吴祖瑶 |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状——以重庆市合川区与龙村为例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
14 |
夏晨曦 |
村卫生室的职能与变迁——基于舅舅十多年行医之所见 |
哲学系 |
|
15 |
闫博宇 |
乡村社会交往中的医患互动及照护精神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
16 |
曹潇雨 |
乡村诊所的异同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优胜奖65名 |
17 |
陈建汉 |
乡村诊所 |
哲学系 |
|
18 |
陈靖泽 |
乡村诊所乱象重重——基于江门农村的考察 |
数学学院(珠海) |
|
19 |
陈双润 |
“时代变迁中的乡村医疗”——关于湖南省安仁县平背乡黄田村卫生室的调研报告 |
生命科学学院 |
|
20 |
陈韵铭 |
隆南卫生站访谈实录 |
哲学系 |
|
21 |
陈 政 |
乡村诊所 |
国际金融学院 |
|
22 |
邓凯元 |
乡村诊所——医生、患者和政策的现状及思考 |
智能工程学院 |
|
23 |
邓松青 |
村民诊所与乡村兴衰 |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
|
24 |
丁兴竹 |
家乡田野——乡村诊所 |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
|
25 |
冯靖浠 |
有一间卫生服务站 |
公共卫生学院 |
|
26 |
付 赢 |
乡村诊所的发展与传承——吉林省长春市乐山镇诊所调研 |
传播与设计学院 |
|
27 |
何海布 |
乡村诊所的“智慧化”进程——基于广东湛江乡村诊所的考察 |
哲学系 |
|
28 |
洪珣崴 |
乡村诊所的利与弊——记对重庆某一城郊农村乡村诊所的调研 |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
|
29 |
黄 萍 |
小村小诊所 |
哲学系 |
|
30 |
黄 闪 |
乡村诊所——农村公共卫生的前沿阵地 |
公共卫生学院 |
|
31 |
黄文凯 |
基于乡村诊所的角度来认识农村老年人卫生服务困境 ——基于湘南农村的调查 |
公共卫生学院 |
|
32 |
李雪霜 |
乡村振兴大棋局下,乡村小诊所的大出路——以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州乡村诊所为例调研 |
国际金融学院 |
|
33 |
李 艳 |
浪潮之下:艰难的市场化转型 |
历史学系 |
|
34 |
林思逸 |
浙江省瑞安市上望镇乡村小诊所研究报告——以望东西路片区为例 |
哲学系(珠海) |
|
35 |
刘思怡 |
关于乡村诊所当前状况与未来可持续发展措施的调查报告 |
哲学系(珠海) |
|
36 |
刘旭阳 |
乡村诊所的变迁——以广西桂林某乡村为例 |
公共卫生学院 |
|
37 |
刘智楷 |
乡村诊所的过去与现状——以粤西北山区乡村为例 |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
|
38 |
乔 宇 |
围绕“全要素、多主体、一核心”建设乡村“幸福院” |
哲学系 |
|
39 |
丘树华 |
古邑有医,乡土有情 |
哲学系 |
|
40 |
瞿菲菲 |
乡村的诊所,心灵的寄托 |
公共卫生学院 |
|
41 |
冉皓成 |
家乡田野调查报告 |
国际金融学院 |
|
42 |
苏丽敏 |
小镇里的乡村诊所---基于太平镇的考察 |
管理学院 |
|
43 |
苏绮倩 |
乡村诊所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历史学系 |
|
44 |
隋雨辰 |
外公的诊所 |
智能工程学院 |
|
45 |
孙康平 |
二姨夫和他的诊所的变化:二姨夫被“招安” |
中山医学院 |
|
46 |
孙 微 |
乡村诊所的背后——一种坚守 |
历史学系 |
|
47 |
谌淑杰 |
乡村诊所调研报告 |
智能工程学院 |
|
48 |
谭思睿 |
乡村诊所——对金利镇中心卫生所的调查 |
国际翻译学院 |
|
49 |
田馨源 |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兴隆社区乡村诊所研究报告——以蒙阴街道兴隆社区第七卫生室为例 |
历史学系(珠海) |
|
50 |
涂文熙 |
乡村诊所的变与不变——以安徽省无为县金斗村为例 |
历史学系(珠海) |
|
51 |
万子珺 |
乡间济世仁心处——探寻改善石岐诊所之路 |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
|
52 |
汪婷婷 |
探索黎明乡村卫生室之黎明 |
公共卫生学院 |
|
53 |
王超伦 |
乡村诊所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
心理学系 |
|
54 |
王海东 |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海口及其周边乡村诊所调研报告 |
智能工程学院 |
|
55 |
王立梅 |
乡村诊所——基层医生的“根据地” |
哲学系 |
|
56 |
王潇悦 |
伫立于边疆的乡村诊所——基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依干其乡的调查 |
历史学系(珠海) |
|
57 |
王羿凯 |
江西省崇仁县乡村诊所调研报告 |
中山医学院 |
|
58 |
魏孔渠 |
乡村诊所 |
哲学系 |
|
59 |
文万程 |
“赤脚医生”——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万家 |
材料学院 |
|
60 |
文一坤 |
小小诊所,荫佑一方——“乡村诊所”调研报告 |
哲学系 |
|
61 |
吴 婕 |
乡间诊所小记 |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
|
62 |
吴可立 |
乡村诊所的大夫们 |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
|
63 |
吴明宇 |
不断变革的乡村诊所 |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
|
64 |
肖汉臻 |
“黑诊所”归复史 |
哲学系 |
|
65 |
谢佩辰 |
村里的向阳花——闽西连城县乡村诊所调研报告 |
中山医学院 |
|
66 |
姚 媛 |
乡村医生小何——湘南一村医生 |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
|
67 |
叶雨枢 |
白衣踏遍乡野,平凡透露感动——“乡村诊所”调研报告 |
国际金融学院 |
|
68 |
曾 凯 |
家乡乡村诊所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思考 |
农学院 |
|
69 |
战伟龙 |
困境与出路: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的村医发展探析 |
哲学系 |
|
70 |
张嘉鑫 |
留不下的乡村诊所 |
哲学系(珠海) |
|
71 |
张明浩 |
家乡五个不同时代的乡村“诊所” |
中山医学院 |
|
72 |
张绮彤 |
植于乡,治于村,知于民——普宁家乡田野调查 |
中山医学院 |
|
73 |
张睿怡 |
“乡村诊所”的“立”与“破”——以江西省景德镇乐平市礼林镇新庄村为例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74 |
张纹彬 |
乡村诊所调查报告 |
中山医学院 |
|
75 |
张雨晨 |
时代发展下乡村诊所的“专门化” |
中山医学院 |
|
76 |
赵一洁 |
悬壶济世,医者仁心 |
生命科学学院 |
|
77 |
折江波 |
二叔的乡村诊所 |
哲学系(珠海) |
|
78 |
周润华 |
最是吴忠魅力城,家乡诊所暖人心 |
公共卫生学院(深圳) |
|
79 |
周 易 |
乡村诊所与农村空巢老人就医行为研究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
80 |
庄朴维 |
家乡田野第八期调查报告——乡村诊所 |
外国语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