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讲坛预告 | 江怡:分析如何用作一种反思的方法——以康德的先验演绎为例
分析如何用作一种反思的方法——以康德的先验演绎为例
发布日期:2021-11-03
主题
分析如何用作一种反思的方法——以康德的先验演绎为例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中山大学哲学系锡昌堂515室
主讲人
江怡 山西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
黄敏 中山大学教授
讲座主题:分析如何用作一种反思的方法——以康德的先验演绎为例
主讲人:江怡 山西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黄敏 中山大学教授
时间:2021年11月5日(周五)19:30
地点:中山大学南校园锡昌堂515室
主办:中山大学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哲学学会
●主讲人简介:
江怡,山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市哲学会名誉会长,多个国际学术组织执委,多个国内外哲学期刊编委。主要研究领域:分析哲学史、西方哲学史、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维特根斯坦哲学、认知科学哲学等。主要代表作:《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思想的镜像》、《分析哲学教程》、《现代英美分析哲学》(主编)、《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主编)《当代西方哲学演变史》(主编)等,发表论文三百余篇。
● 讲座内容简介:
作为当代西方主要哲学思潮,分析哲学以提倡分析方法而得名。然而,分析方法并非分析哲学的独有专利,而是普遍运用于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西方哲学史可以被看作是一部分析的哲学史。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建立于分析之上,笛卡尔的心灵哲学以概念分析为起点,康德和黑格尔都是公认的哲学分析大师。在本次讲座中,我将首先阐明分析与思辨之区别,说明哲学之反思功能的真实含义;其次,我将通过对康德的“先验演绎”论证的分析,表明这个论证为何是一种分析方法的恰当运用;最后,我将以不同事例说明,分析如何能够作为一种反思的方法而被运用于哲学研究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