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 | 讲好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哲学系党史学习教育进中小学活动圆满完成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积极推动党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讲话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中山大学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哲学系结合专业实际,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中小学活动,在广州、珠海、深圳的中山大学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开展6场党史教育进中小学活动,涵盖小学3个年级,初中2个年级,高中1个年级的两个历史班。
2021年4月-5月,由我系吴重庆教授、周春健教授、潘大为副教授、龙霞副教授四位老师分别以《中国革命的道路选择》《歌声里的党史》《幸福与一百岁》《略谈中国共产党的“大众”立场——从哲人与大众的关系视角看》为专题,在三个城市的6所中、小学举办了6场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以信仰之光照亮青少年成长之路,引导青少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吴重庆教授分别在4月20日、5月13日,为广州、珠海的中山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年级历史班、初中一年级的同学们以及党员老师们做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选择》专题党史课。吴重庆教授从中国革命的重要时间节点和当时的国际形势阐述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依托根据地积累发展革命力量并随着革命战争、人民武装和根据地的发展,逐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态势,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艰难而光辉的革命历程。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也进一步锻造出战无不胜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积极学习党史知识,从党史中汲取力量和智慧,不断强化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思想信念。

4月21日、5月13日,周春健教授带着一曲曲昂扬红歌走进广州、珠海中山大学附属小学的校园,为一年级和四年级的同学们、附小的党员老师们讲述了一段《歌声里的党史》。周春健教授通过不同时代的同龄人传唱歌曲的异同、现场教同学们演唱《闪闪的红星》《灯塔》等,带领同学们在抑扬顿挫、荡气回肠的歌声中体会建党、建国历程的艰难与伟大,回望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峥嵘岁月、沧桑巨变。不同时期歌曲的变化即是国家兴衰和民族荣辱的真实写照,牢记党史即是牢记中华民族的记忆。此次活动让孩子们树立了爱党信念,激励同学们奋发向上,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国家而努力。

5月11日,潘大为副教授为中山大学深圳附属中学的同学们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幸福与一百岁》专题党史课。潘大为副教授与30余名同学围成了一个大圆圈,盘腿而坐,围绕“幸福与一百岁”主题进行了一次讨论课。讨论课从“今天你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这个问题开始。大家对什么是幸福、有哪些获得长久幸福的方法、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是否要考虑他人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通过讨论,同学们表示,我们都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幸福不能只考虑自己,而是要和他人一道,团结互助,让整个社会获得更大的幸福。

5月13日,龙霞副教授深入中学课堂,为中山大学深圳附属中学的同学们带来了一节生动的《略谈中国共产党的“大众”立场——从哲人与大众的关系视角看》专题党史课。龙霞副教授引用身边常见的案例,采用趣味问答的方式,通过哲学名画、图片与同学们进行现场趣味问答,引导同学们理解“为劳动人民谋福利——中国共产党的‘大众’立场与马克思的‘大众’立场乃是一脉相承的”,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厚植爱党爱国主义情怀,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这不仅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丰富的营养剂。哲学系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动党史教育进中小学、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培育引导中小学生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