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 学习篇】我校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第八、九次集中学习研讨会

 

  10月29日,我校在广州校区南校园格兰堂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校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第八、九次集中学习研讨。校党委书记陈春声,党委副书记、校长罗俊,全体校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党史专题开展第八次和第九次集中学习研讨。会议由校党委书记陈春声主持。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八、九次集中学习研讨现场

   

  上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第八次集中学习研讨。校党委书记陈春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特别是党史和新中国史,从社会发展、民族振兴、文明进步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历史和历史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罗俊围绕党史学习谈了四点体会。一是大学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二者相互联系又有重要区别,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三是以发展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对新实践和新发展的理论觉悟;四是要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副校长肖海鹏以《加强高校党史教育 汲取党史智慧力量》为题谈了学习体会。他指出,要从党史学习中汲取智慧,把握前进方向;要加强高校党史教育,提高工作能力;要以党史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副校长李善民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保持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无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建设,这是党的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党委副书记余敏斌谈了三点体会:一是要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深化对初心使命的把握;二是要在重温党史中不断深化对初心使命的认识;三是要在自身岗位上不断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

  副校长王雪华、校长助理刘济科、巡察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阮映东、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罗燕、党委保卫部部长岑立全、人力资源管理处处长王帆、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处长卢宇彤分别结合工作作交流发言。

  在第八次集中学习研讨前,马克思主义学院胡雪莲教授就《中国共产党九十年》进行了导读,她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三个方面梳理了党的历史线索。

  下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第九次集中学习研讨。校党委书记陈春声围绕学习党史谈了三点体会: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奋勇前进的根本动力;二是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都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在任何艰难困苦和风险考验面前,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三是传承学校历史文化中的红色基因。只有坚持传承红色基因,才能确保学校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副校长杨清华结合工作谈了三点体会。一是要把党的领导落到一切工作中;二是着力落实“四有”工作要求;三是坚持党的根本宗旨、践行群众路线。副校长兰平结合医疗卫生事业在党史中的作用,从不忘初心、志存高远,淡泊名利三个方面谈了学习体会。

  校园综合管理办公室(党委信访办公室)主任范元办、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漆小萍、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吕雅璐分别结合工作谈了党史学习体会。

  党委书记陈春声在总结中指出,集中学习研讨很有成效,在不断深入学习党史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守初心担使命。要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一要带头自觉主动学。党员干部要自觉主动学习,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出贡献;二要创新学习方式方法。要善于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让学习润物无声地进入师生头脑,并能有效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三要将党史学习常态化。要端正态度,提高认识,提高站位,把党史学习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抓好,要在党校学习、日常教育培训、相关教育教学中构建长效机制,形成党史学习常态化。

   

    来源:中山大学新闻网

,

 

  10月29日,我校在广州校区南校园格兰堂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校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第八、九次集中学习研讨。校党委书记陈春声,党委副书记、校长罗俊,全体校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党史专题开展第八次和第九次集中学习研讨。会议由校党委书记陈春声主持。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八、九次集中学习研讨现场

   

  上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第八次集中学习研讨。校党委书记陈春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特别是党史和新中国史,从社会发展、民族振兴、文明进步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历史和历史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罗俊围绕党史学习谈了四点体会。一是大学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二者相互联系又有重要区别,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三是以发展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对新实践和新发展的理论觉悟;四是要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副校长肖海鹏以《加强高校党史教育 汲取党史智慧力量》为题谈了学习体会。他指出,要从党史学习中汲取智慧,把握前进方向;要加强高校党史教育,提高工作能力;要以党史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副校长李善民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保持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无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建设,这是党的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党委副书记余敏斌谈了三点体会:一是要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深化对初心使命的把握;二是要在重温党史中不断深化对初心使命的认识;三是要在自身岗位上不断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

  副校长王雪华、校长助理刘济科、巡察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阮映东、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罗燕、党委保卫部部长岑立全、人力资源管理处处长王帆、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处长卢宇彤分别结合工作作交流发言。

  在第八次集中学习研讨前,马克思主义学院胡雪莲教授就《中国共产党九十年》进行了导读,她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三个方面梳理了党的历史线索。

  下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第九次集中学习研讨。校党委书记陈春声围绕学习党史谈了三点体会: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奋勇前进的根本动力;二是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都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在任何艰难困苦和风险考验面前,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三是传承学校历史文化中的红色基因。只有坚持传承红色基因,才能确保学校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副校长杨清华结合工作谈了三点体会。一是要把党的领导落到一切工作中;二是着力落实“四有”工作要求;三是坚持党的根本宗旨、践行群众路线。副校长兰平结合医疗卫生事业在党史中的作用,从不忘初心、志存高远,淡泊名利三个方面谈了学习体会。

  校园综合管理办公室(党委信访办公室)主任范元办、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漆小萍、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吕雅璐分别结合工作谈了党史学习体会。

  党委书记陈春声在总结中指出,集中学习研讨很有成效,在不断深入学习党史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守初心担使命。要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一要带头自觉主动学。党员干部要自觉主动学习,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出贡献;二要创新学习方式方法。要善于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让学习润物无声地进入师生头脑,并能有效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三要将党史学习常态化。要端正态度,提高认识,提高站位,把党史学习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抓好,要在党校学习、日常教育培训、相关教育教学中构建长效机制,形成党史学习常态化。

   

    来源:中山大学新闻网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