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学生“家乡田野”第一期 调研报告评选结果公告
2018年春节假期,主办方启动了第一期家乡田野调研,调研的主题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此次调研受到学生的热烈响应,共有来自全校29个学院260多名学生的报名。2018年春节结束后,参与返乡调研的学生陆续提交了调研报告。在规定的时间内,一共收到103份报告。
主办方组织专家对报告进行了两轮评审。评审委员会按照报告的问题意识是否明确、调研是否扎实深入、文字表述是否清晰凝练等标准进行评判,共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胜奖14名。先将评选结果公布如下。
“家乡田野”第一期调研报告评选结果
(各等级内排名不分先后)
| 姓名 | 院系 | 题目 |
一等奖 | 王訾桐 | 社会学人类学学院 | 家庭策略视角下的农村青年发展现状研究:以重庆市永川区代家店村为例 |
张玉子 | 资讯管理学院 | 十九岁之后他们到哪里去了? | |
二等奖 | 邝镁滢 | 外国语学院 |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
凯尤木 | 社会学人类学学院 | 家乡的青年:塔克拉玛干边缘几位青年人的故事 | |
陈送贤 | 国际关系学院 | 农村年轻人创业调查研究报告:以广东凤安镇为例 | |
袁升宁 | 中文系 | 婚礼上的人:一个陇东村庄的青年观察 | |
邱丽 | 哲学系 | 孩子“出息了”:论教育对年轻人代际流动的意义 | |
三等奖 | 陶芷涵 | 传播与设计学院 |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岭下村农村年轻人调查报告 |
林展翰 | 哲学系 | 留在村里,因为有“市场” | |
吴朴 | 法学院 |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阶层固化下的抗争 | |
张卓 | 社会学人类学学院 | 闲时人却旺 | |
詹淑真 | 传播与设计学院 | 你愿意回家乡发展么 | |
赵杰翔 | 社会学人类学学院 | 村里的四个大女孩 | |
李怡 | 社会学人类学学院 | 回乡笔记:一个陕南农村叛逆青年的想望 | |
卓晓纯 李敏屏 | 历史系、中山大学医学院 | 新旧之际的乡村故事 | |
优胜奖 | 李宓 | 社会学人类学学院 | 返乡记:县城里遇见的年轻人 |
陈虹旭 | 法学院 | 凡人歌 | |
刘胜华 | 历史系 | 我们村的年轻一代 | |
曾燕萍 | 历史系 |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记我们村的年轻人 | |
李蕙言 | 社会学人类学学院 | 仲夏五记 | |
陈超明 | 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 | 我所了解的乡村年轻人 | |
贺婷婷 | 国际翻译学院 | 回到大山 | |
张忠继 | 社会学人类学学院 | 临界——我们村的年轻人 | |
杨汶珏 | 哲学系 |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关于落后地区教育发展状况的家乡走访录 | |
付翔 | 社会学人类学学院 | 村镇里的沙县馆 | |
陶陶 | 外语学院 | 新时代的农村青年 | |
张欢 | 哲学系 | 农村大龄返乡青年深感“单身有罪” | |
周勇振 |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 |
郑裕宝 | 中文系 | 农村“新青年” |
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
2018年6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