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欢迎莫兰教授开讲“中大禾田哲学讲座”的致辞
张伟教授致辞
尊敬的莫兰教授、诸位同仁、诸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莫兰教授接受中山大学哲学系的聘请,担任2019年度的中大禾田哲学讲座教授。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禾田哲学发展基金向莫兰教授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中大禾田哲学讲座”是由中山大学禾田哲学发展基金捐资设立的荣誉性学术讲座,旨在延聘国内外在哲学领域做出重大学术贡献、具有重大学术影响的学者来校开办专题性讲座,以嘉惠中山大学的师生和各界哲学爱好者。每一期的“中大禾田哲学讲座”都将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围绕一个明确的核心主题举办5-6场连续性的讲座。主讲的禾田讲座教授会结合自身的研究兴趣,或总结过往的学术思想,或展开全新的研究视角。全部的讲稿和讨论稿将结集收入“中大禾田哲学讲座系列丛书”出版。
此次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莫兰教授担任2019年度的禾田哲学讲座教授。莫兰教授是国际著名的现象学家,现在是美国Boston College的哲学系主任,同时也是“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哲学院院士”。莫兰教授还长期担任“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FISP)主席,并且作为执行主席主持组织了北京2018年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他还曾担任“现象学与生存哲学协会”(Society for Phenomenology and Existential Philosophy)的执行主席(2013-2016),并曾长期担任都柏林学院大学(University of College Dublin)哲学系主任(1989-2001)。Moran教授还是国际知名期刊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Studies的现任主编,以及重要图书系列 Contributions to Phenomenology的共同主编,为推动现象学的国际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实际上,莫兰教授早年是一位中世纪哲学研究专家。他曾以中世纪哲学家爱留根纳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约翰·司各脱·爱留根纳哲学中的自然与心灵》(Nature and mind in the philosophy of John Scottus Eriugena: A study in Medieval Idealism)一文于1986年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在此领域继续出版了两部专著。自1989年回到爱尔兰任教以后,莫兰教授开始了对现象学深入的研究与发展,其中尤其以胡塞尔现象学为重。他一方面重新澄清了胡塞尔与现象学传统内部的相关现象学家的思想争论,另一方面也积极参与到现当代哲学的论争之中,比如关于自然化现象学的相关思考等。在这些工作中,莫兰教授一方面捍卫了胡塞尔的超越论立场,另一方面也辩护了现象学之于现当代哲学(特别是分析哲学框架)的贡献和意义。莫兰教授现已有两部著作被译成中文出版,一是其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大作《现象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一是他与科恩(Joseph Cohen)教授合著的《胡塞尔词典》(The Husserl Dictionary)。这两部厚重的著作已经对汉语学界的现象学研究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推进作用。
此次,莫兰教授以“现象学核心概念”为主题,将以六次讲座细致分梳意向性、意识本质、具身性和能动性、同感、交互主体性和生活世界等概念,这些概念既是现象学最为基本、最为核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当代哲学最前沿的话题,或者也可以说是现象学能够贡献于当代哲学之处。
或许,在座的诸位朋友仍然会去问,现象学之于当下的我们究竟还有没有切身的相关性或重要性?诚如莫兰教授在其《现象学导论》中所谈到的,究竟是什么让现象学持续产生影响呢?现象学之所以会在哲学(不仅是当代哲学而是哲学本身)中继续其重要的角色,恰恰是因为它对于自然主义作为一种哲学计划的深刻反省和检讨。胡塞尔和他的追随者们深刻地指出,自然主义是自我矛盾的,因为它有意地将意识排除在外,而意识恰恰是一切知识和价值的源头。在这个人工智能的新时代里,现象学理当以其惯有的冷静和明晰提出自己对于时代的反思和洞见。
现象学的发展经历了或正经历着它的德国时期、法国时期和英美时期。当下,它也开显出了它的中国时期。倪梁康教授和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团队所发展的“心性现象学”以现象学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东西方心性思想,一方面试图揭显人类共通的意识或心性本质结构,另一方面则期待藉东西思想的互镜(Spiegeln)以寻求古今中西文明之“均衡”(Ausgleich)。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心性现象学是在“现象学的中国化”和“传统思想的当代化”这两方面进行着努力和推进。正是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触摸到现象学的切身的当下性,更可展望现象学的未来性!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莫兰教授为此次禾田哲学讲座所做的精心准备,感谢方向红教授、罗志达副教授等整个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团队为此次系列讲座所做的细致筹划。为使本次系列讲座最大程度地惠及诸位现象学同道和爱好者,我们预先邀请了国内与莫兰教授有学术渊源的现象学同行罗志达副教授、张俊国博士、郑辟瑞副教授和赵猛博士翻译了全部讲稿,并邀请我系的江璐副教授担任现场口译,这里要对他们的支持表示感谢!
期待着在未来的两周时间内,我们一起跟随着莫兰教授走进现象学的核心,并由此而走向哲学之中心!
谢谢诸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