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预告丨2025年“禅宗与宋代儒学”学术研讨会

禅宗与宋代儒学

主题
禅宗与宋代儒学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中山大学南校园锡昌堂

会议时间

2025年10月24日——10月26日

会议地点

中山大学南校园锡昌堂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禅宗与中国文化研究院

中山大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

广东省新州六祖惠能文化研究会

云浮市六祖禅文化研究会

中山大学中国文化与心理研究中心

 

10月25日 上午

时间:08:30-11:30

地点:中山大学南校区锡昌堂801

入场与补充签到 时间:08:30-09:00 
开幕式 时间:09:00-09:30 
主持人:冯焕珍(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致辞人:梁丽娴(云浮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王丽霞(中山大学哲学系党委书记)

             冯达文(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合影 时间:09:30-09:35

大会主题报告 

时间:09:50-11:30(共五场,每场20分钟)

主持人:周春健(中山大学)

报告人及内容:

黄夏年

(中国社会

科学院)

周敦颐《爱莲说》在南宋文人中的影响

龚隽

(中山大学)

宋初理学对佛教的批评:从思想史视角看

尹邦志

(西南民族

大学)

普贤道场的确立对峨眉山禅宗的影响

冯焕珍

(中山大学)

学通三教立人极——周敦颐思想新论

杜树坚

(广东省新州

六祖惠能文化

研究会)

国际视野下的禅文化传播:以六祖禅文化为核心的研究

 

10月25日 下午

分组讨论第一场 时间:14:30-16:00

第一分会场

地点:锡昌堂103

主持人:李兰芬(中山大学)

评议人:张程业(中山大学)

报告人及内容:

陈默

(中国传媒

大学)

禅宗心学向宋明理学转向,当今量子科技向东方禅宗转向

李健芸

(东南大学)

禅宗不立文字说与宋儒对待文字的态度

何绍锦

(东南大学)

朱子虚灵知觉说

罗威

(中山大学)

鸢飞鱼跃与翠竹黄花——理学、禅宗心性交涉之一题

第二分会场

地点:锡昌堂504

主持人:杨海文(中山大学)

评议人:牛    伟(河北农业大学)

报告人及内容:

单纯

(中国政法

大学)

禅宗的革命与儒家的心性论

戴晖

(陕西师范

大学)

贡德特对云门“对一说”和“倒一说”的解释

杨洁

(中山大学)

法灯守望人——“梵天劝请”叙事阐释研究

詹嘉玲

(中山大学)

《建中靖国续灯录》新整理本略论

第三分会场

地点:锡昌堂515

主持人:马永康(中山大学)

评议人:郑淑红(中山大学)

报告人及内容:

李曈

(深圳大学)

何以报君恩——《建中靖国续灯录》中的政教关系想象

孙海燕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援禅入儒视域下的“心即理”学说

熊文文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北宋儒佛会通谫论

刘在仁

(中国社会

科学院大学)

摄儒入藏——蕅益智旭《中庸直指》诠释特色

第四分会场

地点:锡昌堂708

主持人:周慧明(云浮市六祖禅文化研究会)

评议人:何方耀(华南农业大学)

报告人及内容:

钟东

(中山大学)

《诗经》实学——读《苏氏诗集传》笔记

杨红军

(肇庆学院)

《坛经》:中道思想与儒学中庸论的共鸣

朱正国

(云浮市六祖禅文化研究会)

略论从达摩到惠能

邓辉

(广东农工商

职业技术学院)

云浮禅文化嵌合型国际传播路径研究:基于文化嵌合理论的地方话语体系建构实践

 

分组讨论第二场 时间:16:15-17:45

第一分会场

地点:锡昌堂103

主持人:李健芸(东南大学)

评议人:刘    伟(中山大学)

报告人及内容:

张清江

(中山大学)

儒佛互动视域下朱熹对“鬼神体物”的诠释及其意义

牛伟

(河北农业

大学)

儒释之辨与道德奠基——以张载对宗密的回应为中心的考察

王璐

(南京大学)

以梦为券:晚明阳明学者的验梦工夫与梦境书写

张程业

(中山大学)

“禅宗转较程朱为接近孔孟”——钱穆的儒禅关系新论

第二分会场

地点:锡昌堂504

主持人:陈    默(中国传媒大学)

评议人:陈    潇(中山大学)

报告人及内容:

叶枝青

(肇庆学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佛教“无我”观的历史触碰

甘培旭

(广东省新州六祖惠能文化研究会)

禅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温玉林

(云浮市六祖禅文化研究会)

从诗学看宋朝的禅儒互动

第三分会场

地点:锡昌堂515

主持人:李长春(中山大学)

评议人:熊文文(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报告人及内容:

李炳全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作为科学的禅心学

朱学权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回首三千大千界,此身犹是一微尘——读《洛阳伽蓝记》并访广州三寺

梁凤萍

(广东省新州六祖惠能文化研究会)

心性智慧与理性自律在生命工程中的角色担当

麦友安

(云浮市六祖禅文化研究会)

云浮“中国禅都”建设与六祖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第四分会场

地点:锡昌堂708

主持人:赖区平(中山大学)

评议人:杨红军(肇庆学院)

报告人及内容:

李福标

(中山大学)

论《景德传灯录》所录的韶州禅门

罗兆棠

(云浮市六祖禅文化研究会)

将六祖禅文化建设成为云浮对外开放发展的国际化品牌

卢洁

(云浮市六祖禅文化研究会)

六祖禅文化寺院资源的活化开发利用

周慧明

(云浮市六祖禅文化研究会)

思之泉,盛之果

 

10月26日 上午

时间:09:00-12:05

地点:中山大学南校园锡昌堂

分组讨论 时间:09:00-10:15

第一分会场

地点:锡昌堂504

主持人:詹嘉玲(中山大学)

评议人:孙海燕(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报告人及内容:

仲红卫

(韶关学院)

基于文学书写的儒僧交往模式及其意义:以宋代士人的寺院题写为中心

陈椰

(华南师范

大学)

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杨复所与晚明儒佛汇通思潮

孙逸超

(上海师范

大学)

嵩洛士大夫与儒禅之辨:二程中庸概念新探

第二分会场

地点:锡昌堂515

主持人:康就升(云浮市六祖禅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

评议人:夏志前(华南师范大学)

报告人及内容:

何方耀

(华南农业

大学)

略论当代禅文化在中西文化交流的挑战与困境

邢益海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大慧宗杲的士大夫禅及其会通禅儒的影响

蒋海怒

(中山大学)

马克瑞论禅宗与中国社会秩序

 

大会主题报告 时间:10:25-11:25

地点:锡昌堂103

(共三场,每场20分钟)

主持人:陈    畅(中山大学)

报告人:

李大华

(深圳大学)

禅心与道心

王书华

(华侨大学)

王安石心性之学的佛禅化演变

曾昭式

(中山大学)

因明与佛教论证散论

闭幕式 时间:11:25-11:45

地点:锡昌堂103

主持人:陈畅(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总结人:杨海文(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