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交叉与学科交叉论坛·PPE”预告 | 杨小彦:回归乡土情调——从我当年做知青时的画谈起
回归乡土情调——从我当年做知青时的画谈起

回归乡土情调
——从我当年做知青时的画谈起
主讲人:杨小彦
中山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与谈人:李双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主持人:卢俊豪
中山大学哲学系特聘副研究员、2024级PPE班主任
时间:2025年5月18日(星期日)19:00
地点: 中山大学哲学系锡昌堂103
主办:中山大学哲学系
主讲人简介
杨小彦,中山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高校摄影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曾经担任第一、二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总策划。曾任花城出版社编辑,岭南美术出版社常务副社长(1993-1998)、《画廊》杂志主编(1993-1997)等。曾在《读书》《文艺研究》《美术》《艺术当代》《美术研究》《新美术》等专业刊物发表论文。长期以来关注视觉传播学、城市学和艺术批评等领域,同时也持续从事艺术实践,举办过若干次个人展览并参加若干综合性的展览。主要著作包括《篡图-杨小彦艺术评论集》《新中国摄影六十年》《看与被看:摄影中国》等。
讲座内容简介
中山大学艺术学院杨小彦教授以《回归乡土情调——从我当年做知青时的画谈起》为题,将回顾他在知青时期的绘画创作历程,并将深入探讨乡土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方式。
杨小彦教授表示,作为一名“被打下农村”的知青,农村的乡土情调与知识青年的认知实际上存在割裂与错位。在知青岁月中,有相当一段时间我们都沉浸在想象中的列维坦世界里,田间的小路看成是列维坦的《通向伏拉基米尔之路》,阴天下一处挨着水塘的小山包则是他的《在寂静的墓地上空》。杨小彦教授将通过对自己当年作品的重新审视,结合个人记忆与情感体验,揭示乡土主题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及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