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青年哲学沙龙预告 | 王知飞:论胡塞尔现象学中还原的多重道路

论胡塞尔现象学中还原的多重道路

主题
论胡塞尔现象学中还原的多重道路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锡昌堂515
主讲人
王知飞
主持人
张晋一

讲座信息

主题:论胡塞尔现象学中还原的多重道路

报告人:王知飞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评论人:冯潇屹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主持人:张晋一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时间:2025年4月18日19:00

地点:中山大学哲学系锡昌堂515

 

报告人简介

       王知飞,江苏徐州人,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本硕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曾赴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哲学系访学两年。主要研究领域为现象学运动,特别是胡塞尔发生现象学,其他学术兴趣包括德国哲学、法国理论与心性思想。在《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过相关论文。

 

内容简介

       在现象学方法论问题上,学界形成了经典的三条还原道路说(笛卡尔道路、布伦塔诺道路与康德道路)。随着近年来胡塞尔遗稿的进一步出版与相关研究的持续深化,这一经典学说的局限性逐渐展现出来。一方面,三条道路的本质界定及其关系有待澄清和更新;另一方面,它们作为还原的一般道路无法标识发生现象学的特殊方法。在三条还原道路之外,还存在着两条并行的发生还原道路,即莱布尼茨道路与狄尔泰道路。前三条道路分别揭示了超越论经验的本我性、意向性与世界性,而新的两条道路一同刻画了超越论主体性的权能性,以至于从根本上只能说出四条不同的道路。最后,现象学还原多重道路的双行性可以被视为对巴门尼德的真理之路与信念之路的别样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