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田哲学讲座第五讲预告 | 朱良志:一切烦恼皆如来所赐——八大山人的《安晚册》与《世说诗》

一切烦恼皆如来所赐——八大山人的《安晚册》与《世说诗》

主题
一切烦恼皆如来所赐——八大山人的《安晚册》与《世说诗》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锡昌堂103
主讲人
朱良志
主持人
陈少明
image-20241121083900-1

讲座信息

主题:一切烦恼皆如来所赐——八大山人的《安晚册》与《世说诗》

主讲人:朱良志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持人:陈少明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时间:11月15日 星期五 15:00

地点:锡昌堂103室

 

主讲人简介

       朱良志,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兼职教授,曾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高级研究员,中华美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哲学研究,出版有《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真水无香》《南画十六观》《石涛研究》《八大山人研究》《传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四时之外》等著作二十余种,发表《不入四时之节》《中国艺术中非时间的“古雅”观》等学术论文两百余篇,曾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中国美术奖、中国文联学术研究特等奖、吴玉章优秀学术成果奖、张世英美学哲学奖励基金学术成就奖等。

 

讲座信息

       八大的水仙之作传世有多本。从造型上看,具有大体固定的形式,一般只画一枝水仙,单茎由下横空而来,姿态柔劲婉转,分而为数片花叶,花叶呈盘旋之态,或短或长,微妙地展开,轻轻地托起一朵水仙花,水仙或含蕊待放,或奇花初发,优柔地伸展身姿,叶与花参差呼应,如在微风中轻舞。亲切平和,花叶摩挲间,如有笑意;参差错落中,似在为人指引通向彼岸的路。

       他画的是被称为禅门“第一口实”的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故事。禅门“十六字心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来自这一故事,八大画的是一种重视自我生命体验的感悟。八大将作书作画称为“涉事”,不是创作什么艺术作品,而就是来做这件事,是生命的一种自然呈现形式。寂寞的人生,残缺的身体,旷世的才华,赋予他敏感而聪慧的心灵,他的艺术重视心灵的契会,重视真实的生命感动。其中包含着中国人独特的生命智慧。本讲通过八大藏于日本京都泉屋博古馆的22开书画册页来讨论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