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性概念”系列讲座第九讲预告|程乐松:做人
“做人”

“标识性概念”第九讲
“做人”
主讲人:程乐松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系主任
主持人:陈少明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中山大学人文学部主任
时间:2024年5月17日(星期五)15:00
地点:中山大学锡昌堂103
主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
中山大学人文学部
主讲人简介
程乐松,2005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博士学位,嗣后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及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
主要研究领域为早期道家思想、中古道教、两汉思想史等。出版专著四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
讲座内容简介
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无需宣之于口的默契,人们不必精确地定义它们的内涵,也不必公开讨论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确切所指,只是依照具体情境达成交叠性的共识。我们不仅很难准确刻画这些“共识”的精确意涵和意义范围,甚至我们对于其形成和运作机制都不甚了解。
在诸多此类“共识”中,很具中国社会生活特色的一个词是“做人”,从会做人到做人难,从学做人到做好人,这一组词汇的意涵很难被准确地“词典化”,却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依照不同的语气被我们默契地理解并有效地成为“共识”。我们尝试说明,这种在表象上呈现出某种模糊和交叠性的共识形成于始终活跃且不断沉淀的生活实践之中。“做人”意涵复杂性可能基于它独特的行动性,而其独特的行动性有让复杂意涵能以某种“清晰且有效”的方式被行动者感受到,在这个意义上,“清晰”与“精确”之间的区隔可以被凸显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