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同天——习之堂藏东亚汉文书写特展预告
开幕时间:2021年11月10日
展出时间:2021年11月10日至
2022年5月10日
地点:中山大学南校园锡昌堂一楼多功能厅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
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
广东哲学学会
承办单位:习之堂儒学馆
特别鸣谢:许鸿飞艺术基金
缘 起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中国文字,涵摄天地,声形兼美。
六千年前,仓颉依类象形,创制文字,华夏民族从此告别蛮荒岁月,步入文明时代。
秦末,赵佗于岭南创建南越国,汉字始传入越南北部。最晚至汉代,汉字传入朝鲜半岛。魏晋时期日本应神天皇时,朝鲜半岛百济国儒学博士王仁携汉文《论语》及《千字文》讲学日本,是为汉字传入东瀛之始。
文字乃文化之载体,随着汉字传入,中国周边民族或国家亦受到中国文化之巨大影响,渐次而形成东亚汉字文化圈、东亚儒教文化圈,绵延迄于晚近。
庚子新冠之疫爆发,日本友人在支援中国物资包装箱上,印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汉文诗句,引发国人热议。由此,一可唤起盛唐时中日友好交往之文化记忆,亦可触发国人之文化反思——现代中国之汉文书写及语言表达,如何永葆典雅之品质?
2019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其视野,乃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董理习之堂藏东亚汉文书写藏品数十件,以为中外文明互鉴之一助。展品依日本、韩国、越南三国厘为三组,每组又有诗文信札等不同类型若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藉展览理解世界,藉展览焕发文明!
周春健
2021.10.28
邀请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