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哲学系与广东一默共建就业实习实践基地

      2025年3月23日上午,中山大学哲学系与广东一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建学生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协议签订仪式,在珠海市百岛书院隆重举行。广东一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秦鸿雁女士、副总裁唐华先生,珠海市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协调科曾兵科长,中山大学哲学系党委王丽霞书记、陈琼芝副书记、周春健教授以及哲学系师生代表40余人出席签约仪式。

       王丽霞书记和秦鸿雁女士分别为本次签约仪式致辞。王丽霞书记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山大学哲学系与广东一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合作历程,多年来双方共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做出努力。同时,她指出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书院是在建立一个面向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双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希望同学们在亲身投入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工作的实践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习就业相结合,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个人成长。

       秦鸿雁女士在致辞中首先感谢中山大学哲学系为中国传统书院的活化探路,让优秀传统文化以鲜活的姿态滋养现代人的美好生活。她表示,这次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共建,公司将做好服务,并期待双方继续深化合作,立足传统、面向未来,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更多有意义的尝试。

       随后,中山大学哲学系代表陈琼芝副书记与广东一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代表秦鸿雁女士正式签订《中山大学——广东一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共建学生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协议书》,唐华副总裁、曾兵科长、王丽霞书记、周春健教授与在场师生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此次共建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将把人才培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有机结合,为哲学系同学们的职业规划与个人成长提供了更多机会与更加广阔的平台。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相关实习实践的先导,签约仪式结束后,周春健教授以“传统文化的现代新命”为题,通过几个关键词作为线索,与师生们进行交流。

       周春健教授首先解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需求,说明我们在学习中要以“新经学文献”的方式对待各种文献,尊重和回顾传统文化、重视其背后的“古今中西”问题。随后,他和大家一起回顾了毛泽东在1942年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并解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在当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同时,周教授也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书院的历史。接着,周教授从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讲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再到“两个结合”,为同学们勾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脉络,鼓励同学们结合学术研究,发挥专业优势,努力投入到传承和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中去。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