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学生“家乡田野”第十三期获奖名单
中山大学学生“家乡田野”第十三期主题是“乡村养老”。各院系同学踊跃报名,认真开展调研,形成了许多高质量的报告。主办方组织专家对同学们提交的报告进行了评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胜奖20名,具体名单如下。祝贺获奖同学!
期待同学们继续报名参加中山大学学生“家乡田野”第十四期的调研活动!
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
2024年6月11日
序号 |
姓名 |
院系 |
报告题目 |
奖项 |
1 |
谢芳 |
哲学系 |
大山里的老人们——武丰村养老调查 |
一等奖2名 |
2 |
邓嘉欣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农村养老,道阻且长 |
|
3 |
谷安琪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闪闪发光的老年时代——一篇描绘孔堂村养老现状的调研报告 |
二等奖5名 |
4 |
李桐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白云村的养老日志 |
|
5 |
陶丽娟 |
哲学系 |
老人与土地 |
|
6 |
苏梓玲 |
药学院 |
乡村养老:黄石村的老人每天能干啥? |
|
7 |
文一坤 |
哲学系 |
城市化下的乡村养老——以四川省射洪市大渝镇钟家店村六社为例 |
|
8 |
晏銘 |
国际关系学院 |
乡村养老的那些事儿——以湖南省安乡县下码头村为例 |
三等奖8名 |
9 |
陈林悦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老陈夫妇与邻居们的故事——“邻里互助”打通乡村养老最后一公里 |
|
10 |
王弘基 |
哲学系 |
巨变的时代下,不变得乡村老人——县城外缘拆迁农村老人养老现状调查 |
|
11 |
李兰英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西部偏远乡村养老现状实录——基于贵州省WP村的经验调查 |
|
12 |
罗惠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老有所“啃”:边马山村里的孝与养 |
|
13 |
刘祎泓 |
生命科学学院 |
田园孤影,独居老人的静谧守望——福建省福安市甘棠镇独居老人状况调查 |
|
14 |
徐亚萍 |
历史学系(珠海) |
隐秘的角落——不可忽视的养老战场 |
|
15 |
姚媛 |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
何为养老之家?——以湘南一村老人为例 |
|
16 |
黄晓雪 |
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
乡村养老情况考察——以潮州市金石镇的农村为例 |
优胜奖20名 |
17 |
麦蕴妍 |
哲学系 |
乡村养老需要推开“门”:广东东莞市长安镇厦岗村的农村老人生活 |
|
18 |
张静怡 |
中国语言文学(珠海) |
“竭力托举” 还是 “养儿防老”?——代际观念冲突下的重庆山区乡村老年生活 |
|
19 |
龙腾格 |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
从“未老先衰”到“老而未衰”——湘中地区外郎村养老情况调查 |
|
20 |
温木莲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敢问路在何方——基于潮汕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调查 |
|
21 |
何怡霏 |
哲学系 |
从“养老”到“享老”:新丰县乡村养老模式及现状调研 |
|
22 |
曹世豪 |
岭南学院 |
不愿逃离的“坑”:闽北山区养老服务机构缺位与独身老人情况调研——以黄连坑为例 |
|
23 |
曹潇雨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显微镜下的乡村养老 |
|
24 |
林润青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养老是一场复归于生命的运动——基于前陇村的乡村养老调研 |
|
25 |
潘君 |
中文系(珠海) |
忧与爱:联星村老人的物质精神生活亮度 |
|
26 |
孟凯旋 |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
无阶可依:社会转型中农村的银色体验 |
|
27 |
袁宇芮 |
国际关系学院 |
居家与集中养老:赤光镇养老情况调查 |
|
28 |
章渝笳 |
哲学系 |
温暖人间路,璀璨夕阳红——浙江丽水市青田县养老情况的调查报告 |
|
29 |
万玉莹 |
国际翻译学院 |
等待,也许不仅仅为一日三餐 |
|
30 |
沈迦妮 |
管理学院 |
面包与水仙花——村里的养老 |
|
31 |
汪俞忻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悬浮的村庄,无处安放的老年——西南小城里村庄的养老困境 |
|
32 |
萧楠 |
商学院 |
劳作、祭祀、休闲,潮汕老人如何安度晚年 |
|
33 |
周珏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乡村养老:长寿之乡蕉岭的探索实践 |
|
34 |
韦良洁 |
海洋科学学院 |
乡村养老现状——基于柳州市融安县太平村的调研 |
|
35 |
王潇悦 |
历史学系(珠海) |
关注养老问题,共创美好家园——以新疆库车阿格乡阿格村为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