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哲学系研究生课程延伸论坛:社会革命史视野下的中央苏区

       2023年3月12日下午,“哲学系研究生课程延伸论坛:社会革命史视野下的中央苏区”在华南农村研究中心顺利举行。“课程延伸论坛”是哲学系对研究生教学模式的一次重大创新,在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衍生出正式学术会议,使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学术化、正规化和丰富化,为同学们展示自己与学习同辈提供一个新平台。本次论坛是2022年秋季学期课程“中国革命与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延伸。

       论坛之初,吴重庆教授进行开幕致辞,阐明活动开办的宗旨。论坛正式环节,参会同学依次进行报告,并相互点评交流。钮靖翔基于对土地革命时期“阶级分析方法”的分析,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运用与深化。施雨基于对苏维埃政府公债发行的研究,试述了中央苏区官僚主义现象的内在性根源。谢佩霖以“文字下乡”为线索,分析了革命前文化的阶级分化与苏维埃政权普及文化教育的尝试。赵英关注土地革命发生的熟人社会背景,论述宗族势力与人情关系对革命策略造成的影响。张颖从“神权”入手,分析了传统社会中“神权”的压迫本质和土地革命时期反“神权”斗争的探索。郭德钊分析了毛泽东得失观的哲学内涵,并论述其具体表现与当代价值。每位同学报告结束后,吴重庆教授都给出了富有启发性的点评,引发同学之间的交流。

       论坛最后,吴重庆教授进行闭幕致辞,阐述了以“社会革命史”的视角进入这段历史的重要性。不同的视角意味着不同的取景框,流行的“社会史”视角往往将土地革命中发生的现象视作偏离常态的,“社会革命史”的视角则将其视作革命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强烈激荡,积极关注革命时期社会出现的新现象。土地革命的历史与当下中国社会关系紧密,走进这段历史对于认识中国社会至关重要,吴重庆教授回忆到,选课的同学年年更替,论文的选题也年年不同,因为真正进入这段历史之后,就会发现其中值得研究的现象是非常丰富的。吴重庆教授指出:“做中国社会研究,不应忽略‘社会革命’的维度。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去对待这段历史,会更容易触摸到这段历史对今天中国的影响。”

 

课程及论坛感想       

赵英(22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

       特别感谢吴老师组织和指导的“社会革命史视野下的中央苏区”课程论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与朋辈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这次论坛一方面让我学会了用社会革命史的视角去看待中央苏区和中国革命,对中央苏区和中国革命有了更加细腻和丰富的理解,仿佛回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现场”;另一方面也深刻体会到通过社会调查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性,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收获颇丰!

 

郭德钊(22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

       通过上《中国革命与毛泽东农村调查》这门课,我才真正意识到中国问题的复杂性,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性以及亲自去考察的重要性。中国的社会阶级也非常复杂,简单将其划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将中国的社会分为五大阶级,并强调革命的首要问题,即是分清敌友的问题。只有团结真正的朋友,攻击真正的敌人,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此外,与俄国革命相比,中国革命最大的特点是有根据地。因此,围绕根据地进行的一系列军事活动、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是中国革命的一大特色。

 

谢佩霖(22级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

       这个论坛可以说是课程的延伸和补充,是一种我之前没经历过的新的教学模式。作为学生,课上,吴老师带着我们直面文本,进行字里行间的“超细读”;课下,吴老师组织延伸论坛,与我们一起进行“围炉”研讨。这种“课程+论坛”的模式,使我由原来被动的“听”,转变为主动的“学”。特别是在与同学的讨论中,我知道了别人的“所思所想”,在大家的相互提问中,我们一起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这种“讨论式学习”对我有极大的意义。

 

施雨(22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

       我在这门课上的收获,也是吴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对我们的要求——重新回到历史的现场,感受历史中的常情常理。回到历史现场的两个主要障碍,一是历史知识的缺乏,二是意识形态的干扰,这要求我们跨越历史虚无的深渊、放下所有预先的偏见,去触碰那段历史中的人们,去理解他们。无论我们将在这个时代叙写什么,我们首先要和他们相遇。在延伸论坛中,自己埋头独思扯出的论文,得以面对面地获得师友的批评指正,使我意识到自己研究中视野的盲点和论证的缺漏,明白如何更细致地推进对一个问题的思考。

 

张颖(22级宗教学专业硕士生)

       研究生课程延伸论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从同学们的分享以及老师和师兄师姐的点评中,我看到了分析问题不同的视角,拓展了视野,也激励我在未来的学习中要更加深入的思考。吴老师和师姐对我论文细致耐心的指点让我认识到自己的论文存在的不足,深受启发,拓展了思路。第一次参加学术会议,发言时感到非常紧张,但从中也得到了锻炼,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多多参加类似的活动,在这种交流互动的学习中获益良多。

 

钮靖翔(22级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生)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通过这次以“社会革命视野下的中央苏区”为主题的研究生课程延伸论坛,我充分体悟到了马克思这句话的含义。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就是一部革命史,革命不是孤立的进行的,其所要面对的是几千年沉积下来的各种风土人情,这其中腥风血雨,物换星移的复杂程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从多个角度,对中国革命,尤其是土地革命细致入微的分析,能够使我们深刻了解,在时代必然要变换的历史趋势下,中国革命的重要性以及它是如何引领这一过程的。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