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实践哲学研习会举办第62期
发布日期:2022-07-11
2022年7月6日上午,中山大学实践哲学研究中心、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以下简称“马哲所”)在中山大学南校园锡昌堂504会议室举办了第62期逸仙实践哲学研习会。本次研习会由中山大学哲学系廖钦彬教授主讲,主题为“田边元的实践哲学及其马克思观”。中山大学哲学系暨马哲所徐长福教授担任本次研习会的主持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暨马哲所马天俊教授担任评论人。本次研习会以线上、线下方式同步进行,共有近两百人参加。
活动现场
廖钦彬指出,京都学派哲学家田边元(以下简称为“田边”)中期的哲学主张是“种的逻辑”,属于自力哲学、理性主体的哲学。它在走进自我破灭的道路时,经由他力慈悲的转换走向他力救济基调下的他力哲学、非理性主体的哲学,后者乃是一种以否定行动为基础的实践哲学。与巴门尼德的“思维即存在”观点恰好相反,田边的“种的逻辑”是一种强调“行动即存在”的哲学。
廖钦彬教授作报告
在自由讨论环节,中山大学哲学系暨马哲所谭群玉教授、凌菲霞博士后、王兴赛副研究员等分别就田边对马克思的“否定”和“活用”的具体内涵,马克思思想中的“有”和“无”、“行动”与“存在”概念间的关系, “种”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与廖钦彬教授进行了交流。
赠送纪念海报并合影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