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学生“家乡田野”第七期获奖名单
中山大学学生“家乡田野”第七期主题是“家乡如何过年”。各院系同学踊跃报名,认真开展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主办方共收到110份符合要求的调研报告。此次调研报告总体质量较高。主办方组织专家对同学们提交的报告进行了评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胜奖40名,具体名单如下。各奖项内排名不分先后。祝贺获奖同学!
期待同学们继续报名参加中山大学学生“家乡田野”第八期的调研活动,主题和报名方式将后续公布,敬请关注!
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
2021年5月13日
序号 |
姓名 |
篇名 |
院系 |
奖项 |
1 |
吕慧妮 |
春节怎么过?且看桂东客家年 |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
一等奖2名 |
2 |
严翠欣 |
春节习俗与年味淡化——基于佛山地区的调研 |
国际金融学院 |
|
3 |
韩玉冰 |
过年的仪式——对山东西南部过年习俗的记录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二等奖5名 |
4 |
邱 丽 |
嵌入社会的“年”:年俗变迁及其机制 |
哲学系 |
|
5 |
李雪霜 |
灯火里的中国新年——有关家乡春节文化冲突融合以及新变化的调研浅谈 |
国际金融学院 |
|
6 |
马毅贾 |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春节习俗变迁分析——以山西省太原市南屯村为例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
7 |
林 喆 |
潮汕人对众神的新年问候 |
法学院 |
|
8 |
吴佳玥 |
2021家乡春节启示录 |
国际关系学院 |
三等奖8名 |
9 |
郑悦琳 |
潮汕春节家庭拜神习俗调查研究报告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
10 |
陈丽琴 |
陇中的年味——甘肃省定西市乡村过年纪实 |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
|
11 |
潘 君 |
回村过年,在变与不变之间 |
中文系(珠海) |
|
12 |
王超伦 |
年过三十 |
心理学系 |
|
13 |
吴淑婷 |
年俗中的乡村画卷 |
中山医学院 |
|
14 |
莫万东 |
布依族部落的原汁年味 |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
|
15 |
王皓玉 |
潮汕年,礼仪年——广东潮汕地区春节文化调研报告 |
哲学系(珠海) |
|
16 |
张绮彤 |
疫情之下的年味——普宁市家乡田野调查 |
中山医学院 |
优胜奖40名 |
17 |
瞿菲菲 |
回--年的探寻 |
公共卫生学院 |
|
18 |
黄 煌 |
疫情下的年终考——记一次特殊的春节 |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
|
19 |
史歆睿 |
宗教信仰与祖先崇拜在春节习俗中的体现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
20 |
王凯通 |
远去的列车——基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塘湖镇孔山村春节的田野调查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
21 |
万子珺 |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
|
22 |
杨露露 |
村庄过年实录 |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
|
23 |
张晓蕊 |
年味·人味 |
公共卫生学院 |
|
24 |
谢佩辰 |
祭祖,守岁,团圆——客家人的年味是什么味? |
中山医学院 |
|
25 |
杜艳荣 |
成长路上的年味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
26 |
刘智楷 |
家乡的年 |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
|
27 |
杨海崎 |
氤氲的年味——记家乡的年俗 |
哲学系 |
|
28 |
张明浩 |
留校生记录:疫情之下,家乡如何过年 |
中山医学院 |
|
29 |
陳晓彤 |
年俗透镜——后疫情时期的乡村春节回忆录 |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
|
30 |
李倩倩 |
食俗里的年味儿 |
哲学系 |
|
31 |
龙海艳 |
网络时代和疫情状况前后的年味——以万载县十字布村里人们的过年活动为例 |
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
|
32 |
汪婷婷 |
过年那些事儿——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年俗荟萃 |
公共卫生学院 |
|
33 |
赵子晶 |
春节,若只是寻常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
34 |
黄闪 |
年味儿何处寻 |
公共卫生学院 |
|
35 |
陆浩铭 |
“新正”里的潮人潮俗 |
生命科学学院 |
|
36 |
文一坤 |
在代际更迭中守望 |
哲学系 |
|
37 |
陈建汉 |
我的家乡如何过年 |
哲学系 |
|
38 |
洪珣崴 |
记忆中的台湾年味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
39 |
梁皓华 |
中国年·中国味 |
哲学系 |
|
40 |
魏孔渠 |
年的逝去 |
哲学系 |
|
41 |
吴礼如 |
“多耶”里的侗族年——侗族村寨的年味儿 |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
|
42 |
闫博宇 |
年俗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
43 |
赵金明 |
年前年后 |
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 |
|
44 |
庄朴维 |
第七期家乡田野调查——年味爆竹声中一岁除 |
外国语学院 |
|
45 |
乔宇 |
大戏中国——于声色中觅年味,于细微处觉幸福 |
哲学系 |
|
46 |
邓雅媚 |
春节“狂想”--每个人对春节的独特记忆与想象 |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
|
47 |
江洁宜 |
记忆中的潮汕年味 |
哲学系 |
|
48 |
赖玺滟 |
“疫”起过年 |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
|
49 |
李明杰 |
粤东到湘西——老家的春节 |
中文系(珠海) |
|
50 |
李 艳 |
正月十五闹元宵:福建省莆田市前沁村元宵节仪式调查 |
历史学系 |
|
51 |
丘树华 |
扬弃春节传统,正视社会变迁——以第一视角看待石岗村春节传统文化与当代变迁之冲突 |
哲学系 |
|
52 |
姚 媛 |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湘南一村过年习俗 |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
|
53 |
张睿怡 |
新冠疫情下农村新年的“新”与“旧”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54 |
张 延 |
不一样的年味与不一样的情感 |
海洋科学学院 |
|
55 |
刘子嫣 |
糕点里的家乡春节——以梓里村为例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