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学史明志,知史励行——哲学系本科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2021年4月11日,中山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党支部及党章学习小组优秀学员前往珠海开展“学史明志,知史励行”主题党日活动。

 

【港珠澳大桥:改革开放的重要见证】

        在港珠澳大桥宣传大使的带领下,同学们于观景平台远眺港珠澳大桥,感受连接粤港澳三地跨境大通道的雄伟壮观。

·

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合影留念

 

·

师生们在观澳平台远眺

 

·

港珠澳大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中央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区域更好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港珠澳大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地标和中央枢纽,具有重大的政治和历史意义,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

        “在世纪工程的建造过程中,一批批党员先锋筑起了坚实的战斗堡垒。”克服世界性技术难题,创造专利400多项;抵御台风“天鸽”,灾后7小时迅速复工……无数日夜,鲜红的党旗永远飘扬在大桥上空。“超级工程”离不开“超级创新”,更离不开“伟大人民”,所谓“中国奇迹”,正是人民群众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所谱写的奋斗神话。

 

·

同学们在观看宣传片

 

·

同学们在展示厅听宣传大使讲解

 

        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建设,需要新时代的青年人继续发扬“大桥精神”,砥砺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

在展示厅合影留念

 

【天琴中心:科技强国的中大力量】

       下午,支部同学前往珠海校区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参观,由天琴中心工程师韩西达老师担任讲解员。

 

·

韩西达老师在介绍天琴计划

 

        天琴计划是由我校校长罗俊院士提出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工程,目前天琴团队已成功实现了地月距离的激光精确测量,并且获得了月面上全部五个反射镜的回波信号。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实现地月激光精确测量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三个成功测得全部五个反射镜的国家,为后续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项目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

同学们认真聆听郭长磊副教授介绍天琴计划

 

·

在天琴中心合影留念

 

        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同年邓小平同志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四十余年来,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极大助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正如罗俊校长所说“引力波探测,中国没有缺位”,在建设改革开放的“科技引擎”上,中大也从未缺席。

      “下海上山”,感受中国力量;改革开放,科技铸就辉煌。通过此次“硬核”的科技之旅,同学们亲身感受到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体会到世纪工程背后人民群众的奋斗精神。希望通过此行参观,能激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承担青年使命,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正确认识作为学生党员应承担的历史使命,为谱写下一个百年辉煌贡献力量。

 

供稿:惠露诗、战伟龙、许丽

摄影:惠露诗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