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办60周年系列报道|哲学与生命之道——中山大学哲学系举行系列丛书新书发布会暨座谈会
12月12日,《中山大学哲学名家文集》、《康乐哲学文存》、《中山大学哲学系复办60周年庆贺文集》新书发布会暨座谈会在锡昌堂举行,为哲学系复办六十周年献礼。倪梁康教授、张志林教授、翟振明教授、陈少明教授出席发布会,并担任“哲学与生命之道”座谈会的对谈嘉宾,高瑞泉教授、吴震教授、任剑涛教授担任与谈嘉宾。系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王丽霞、中山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嵇春霞,相关部处院系负责人、师生系友代表等出席了本次发布会。刘伟副主任主持新书发布会,陈立胜教授主持新书发布座谈会。

在哲学系复办六十周年之际,系列丛书的出版凝结了老师们的智慧与无数心血,用丰硕的学术成果为系庆送上特殊的厚礼。

王丽霞副书记向所有为系列文集的结集、出版付出心血的老师、同仁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中山大学哲学系自1924年创办至今,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学术基础,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系列丛书的出版是见证哲学系辉煌过去的历史文献,是支撑哲学系未来发展的思想资源,是书写哲学系“尊德问学,取大用中”之学术传统的时代坐标。不忘过 往,不负未来。唯有承传有秩,方能恒进以远。这是出版系列丛书的初衷,也是举行今天这场新书发布会的全部理由。

嵇春霞副总编辑感谢各位作者、相关领导的信任与支持,有机会参与哲学系系列丛书的出版。她强调,在哲学系复办六十周年之际,系列丛书的出版呈现了哲学学科发展的丰富成果,也是中山大学出版社的重要业绩之一。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体现了一个优秀的学术出版社离不开优秀的学科和优秀的作者。她希望与哲学系共同推出的系列丛书能够拥有更多的读者,发挥其应有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同时,她也期待能够与哲学系及到场的各位专家学者能够有更多的合作,共同打造精品图书,为学校学科建设服务,践行中山大学出版社“服务大学,服务社会”的宗旨。

在“哲学与生命之道”座谈会上,倪梁康教授、张志林教授、翟振明教授、陈少明教授四位嘉宾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倪梁康教授表示,回到中大有种过节的热闹感,他向大家分享了自己此次出版的新书《心的秩序》。心的秩序和逻辑不仅与认知有关系,人的情感和心的活动都有一个逻辑和秩序。“心有其理”,除了表象和思维方面的逻辑以外,何为情感、意愿和欲望,且它们是否有逻辑,都是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索的。倪梁康教授指出,与人工智能相比,是否有人工情感、人造意识甚至是人造心理,厘清在哲学方面的这些问题有助于科学的发展。

张志林教授谈到,回中大有回家的感觉。在中大求学到专注学术研究的20多年里,他从物理化学领域转至分析哲学,并在分析哲学研究的道路上有所获得,这一过程如他在书中所写:“中大哲学系是我永远珍视和怀念的精神家园。就我的求学经历而言,从化学领域转入哲学领域是在这里完成的;从哲学爱好者蜕变为哲学的研究者,是在这里实现的。我爱中大,我爱中大哲学系。”从科学到哲学的转变,张志林教授从零学起,正如其新书书名《在哲学之路上求索》,张志林教授年复一年的上下求索,在哲学道路上行进的坚定而精彩。同时,他向自己的四位人生导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翟振明教授紧扣新书《将讲理进行到底》,从虚拟与现实无缝穿越的实验室出发,生动形象地讲解了人工智能的现实与虚拟的差距以及两个界限的跨越和研究。他表示,做哲学是哲学研究,而不是研究哲学,打破传统的学科束缚有助于我们推进学术发展,虚拟现实正是在“做哲学”这一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在虚拟现实中如何get real,如何界定界限,跨越之后的伦理问题如何回答,是我们面对人工智能冲击下要回答的,人工智能研究要与哲学学科相结合。

陈少明教授在新书《走向后经学时代》中首次提出“后经学”这个概念,他表示,这本书大部分是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的时代主题。在传统的思想解冻以后,许多概念用启蒙的话做描述,表达出那个时代的忧虑或者盼望,而这些问题可能在今天依然存在,只是改换了环境,我们对它们的研究与解答是必要的。同时,陈少明教授表示,编辑后来定名为“康乐哲学文存”的这个系列丛书是他最早提议的,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纪念哲学系复办六十周年,也纪念老师、系友们的友谊,希望中山大学哲学系越办越好。

倪梁康教授、张志林教授、翟振明教授、陈少明教授向哲学系2020级本科生代表赠书,希望同学们能感受到中山大学哲学系浓郁的学术氛围,潜心于哲学,专注于问学,传承薪火,再创辉煌。四位同学向老师们献花回谢。
据悉,此次出版的系列丛书由哲学系精心策划、编纂,是为纪念哲学系复办六十周年准备的特殊献礼。

《中山大学哲学名家文集》是策划出版的哲学系老前辈文选,入选学者皆为在中大哲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学界耆宿。丛书的编辑与出版,亦为表达对于学界前辈的尊重与敬仰。

《康乐哲学文存》主要收录正在或曾在中大哲学系执教的、60周岁以上学者的自选文集。这些学者皆造诣深厚,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也为哲学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文集皆为各位学者精心择定,反映他们在相关领域的长期深入思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丛书定名为“康乐哲学文存”,亦藉以表达对各位学者的敬意,并冀望永续康乐哲缘。

《中山大学哲学系复办60周年庆贺文集》主要收录哲学系在职教师(包括近年来加盟我系的充满活力的博士后和专职科研人员)的代表性学术论文。这些文集是中大哲学系教师学术成果的一个集中展示,代表了诸位学者近年来的学术思考,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