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鸿飞院长雕塑作品捐赠仪式今日举行

  2020年12月9日上午,许鸿飞院长雕塑作品“猴之随想”捐赠仪式在锡昌堂举行。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先生,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会长、《雕塑》杂志执行主编宋伟光先生,系主任张伟教授、罗筠筠教授、周春健教授、师生代表出席了捐赠仪式。捐赠仪式由哲学系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王丽霞主持。

1

  张伟主任对许鸿飞先生为哲学系复办60周年捐赠“猴之随想”雕塑作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许鸿飞先生在哲学系设立“许鸿飞艺术基金”,在这一基金的支持下,哲学系举办了“艺术与人文”系列讲座、活动,不仅对哲学系文化氛围的营造作出了贡献,而且对全校师生艺术与人文修养的熏陶起到了积极作用。

1

  许鸿飞先生谈到,“猴之随想”的创作受罗丹《思想者》的启发,作品整个动态是做思考状。“猴之随想”与哲学紧密关联,蕴含着艺术、人类的进化意识。许鸿飞先生还与大家分享了雕塑的制作过程,希望大家对这尊雕塑能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最后,许鸿飞先生祝愿哲学系复办60周年庆祝活动圆满成功。

1

  宋伟光先生阐释“猴之随想”雕塑作品的蕴涵。“猴之随想”雕塑作品主要有两层涵义,一是进化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人是由猴进化而来的“进化论”思想,是对中世纪宗教的神造人观点的对抗,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来源之一。二是思考的象征。许鸿飞先生以拟人的艺术手法呈现 “猴”的思考动作,“猴之随想”象征着人思考人、社会、宇宙,高度契合哲学的内涵。

“猴之随想”揭幕
“猴之随想”揭幕


 

猴之随想
猴之随想

  张伟主任向许鸿飞先生赠送鸣谢证书和纪念品。

  随后许鸿飞先生为在场师生做了“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许鸿飞雕塑百村展巡礼”的讲座。讲座由罗筠筠教授主持、宋伟光先生评议。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