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铭记革命先烈,传承革命力量——记哲学系党日活动

薪火相传——铭记革命先烈,传承革命力量——记哲学系党日活动 发表时间:2019-04-19 | 浏览数: | 作者:惠露诗    2019年4月14日(星期天),中山大学哲学系、哲学系(珠海)赴东莞参观考察,开展为期一天的党日活动。   清晨,哲学系和哲学系(珠海)师生分别从广州、珠海出发,驱车前往东莞大岭山镇。同学们虽是带着迷蒙睡眼启程,心里却不乏满满的期待。10点左右,两支队伍在东莞大岭山镇的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顺利“会师”,共同进行参观和学习。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共分七个展厅,再现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的历史,展出文物种类丰富、数量可观。纪念馆以“东江铁流,南粤锦旗”为陈列主题,客观、全面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夺取胜利的光辉历程。       纪念馆安排了两个专业的讲解员,分别带领哲学系和哲学系(珠海)师生依次参观七个展厅。在讲解员生动有趣的讲解下,同学们对广东东江纵队的历史有了更全面、更立体的了解,学到了许多历史小知识,可谓收获颇丰。讲解员介绍到,东江纵队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是“书生扛枪”,他们大多年轻尚轻,由来自小学、中学、大学的在读学生和海归、华侨组成,有许多甚至还是中山大学的校友。他们个个满腔热情视死如归,义无反顾投身于革命中去。如果现在战火突起,和他们同龄、肩负时代希望的青年人,能够像他们一样饱含热情、置生死于度外投身于革命中去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或许就是此行的意义。                在将近一个小时的纪念馆参观之后,同学们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前往纪念馆附近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遗址群进行参观学习。此处之所以被称为“遗址群”,是因为这里以一整个村庄为单位被完完整整的保留下来至今。石板小路交错纵横连接各家各户,充盈着抗战时期岭南客家村落传统民居的气息。通过参观遗址群,同学们对抗日游击战有了更深的了解,亲身接触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残存的历史温度。手触一砖一瓦,穿梭于各个残旧的遗址民居间,似乎能真切的感受到一股顽强的革命力量。   下午1点半一行人抵达东莞东城温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听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蔡建勋主任关于袁振英先生的讲座,学习袁振英先生的英勇事迹。蔡建勋主任学识渊博,对袁振英先生有着丰富的研究,通过几十分钟的讲座,就让大家对袁振英先生的一生有了更立体的了解。袁振英先生是我国建党建团的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中作过重要贡献。          讲座后,同学们前往参观袁振英故居暨中共东莞县委机关旧址,亲身走进革命先烈生活过的地方,感受在此诞生和发展的革命力量。下午3点,两支队伍结束当天所有的参观活动,分别返程。       在这次党日活动中,师生们不仅参观了以纪念革命先烈为主题的专题纪念馆,还亲自走进革命先烈的故居遗址(群),学到很多历史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了这里浓郁的革命力量。希望这股坚韧不拔的革命力量能永存心中,在和平年代也能保存心中的炙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或许这股力量对于当代青年来说不需要被用在真正的战火纷飞中,但可以汲取这次活动的革命精神,怀揣对国家、对民族同样的激情和热情,用以投身到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