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到永庆坊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10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考察,来到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广彩、广绣、粤剧……一条老街,一间间老店铺,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习近平边走边看,边听边问。谈到城市规划建设,他强调,城市文明传承和根脉延续十分重要,传统和现代要融合发展,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11月25日,哲学系研三支部组织参观永庆坊。
哲学系研三支部永庆坊主题参观心得
王锡雷
岁月,承载着成长与变迁,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在不断向着未来迈进,不断接收新的事物的同时也不断遗忘旧的事物,但我们绝对不能忘记自己为什么而出发,正如十九大主题所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貌明明
戏曲是中华文化和传统艺术的一颗明珠。历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和艺术传承,中国戏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范式,不仅代表着古老的中国文化达到的文明高度,也彰显着中国人民伟大的艺术创造和艺术想象的精神魅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孙玉涵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加强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文化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时代,传统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粤剧是一种沉淀,对于传统的粤剧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非政府、粤剧前辈等这些个体去张罗宣传,更需要的是群众自觉真心去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不至于泯灭。
武梦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传统体育应用于学校体育教育,既能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又能很好的保护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
焦雯雯
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要深入基层,了解基层群众的诉求,坚持走“群众路线”才能更好的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习主席深入基层,去网红咖啡店和店员亲切交谈体现了主席对基层以及基层群众的关心。
翁沫豪
这是一副挂在李小龙故居的牌匾。“一代武魁”四个字,赞颂了李小龙在武术和影视上的成就。当我们提及中国武术文化时,李小龙就是代表。他就是我们对武术文化的自信。十九大报告提及了坚定文化自信,就是需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自信。对这些文化的代表人物有自信。
汤博麟
自动铸字机
国内常用的铸字设备有301、201等型号,此为其中的201型自动铸字机,能铸造1ー7号铅字,使用电机驱动并有变速装置,最低速每分钟能铸15个字,最高则可以达到每分钟136个。此型号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一直役至21世纪初,随着印刷工艺的变革,铅字逐步退出印刷的历史舞台,而光荣退休。在上世纪印刷业的鼎盛时期“七恰”“七恰”声此起彼伏,铅块或旧损铅字被投入铅锅,熔成液体并通过喷嘴进入字盒,铅字便焕然重生了,循环往复,一代又一代的接力,恰如这份文化使命的传承不绝。与十九大习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紧密相连,时刻提醒我们要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张萌
时代让过去褪色,让现在艳丽。不忘的初心是传统之中的亲切感、记忆之中那个时期的纯真,过去现在一如既往的关爱,触景生情的岁月风华。
徐庆彬
永庆坊坐落在广州最具“广味”的荔湾区西关。大街小巷里,弥漫着浓郁的岭南文化气息。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没有群众基础,文化传承就是镜花水月。永庆坊的特色源于传承与创新,近几年的“微改造”既保持了“原汁原味”的西关老城风貌,又吸收了不少时尚元素,成为广州年轻人文化创意的聚居地。这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个缩影。
曾欢
汉字是中华文化之源,笔画优美,包罗万家,铅字印刷出的汉字拥有独特的立体感与美感,在纸上质感不凡,透过这些横竖撖捺,伤佛能看到历史长河汩汨流淌,亲手触摸铅活字、感受纸上光阴刻痕的地方,能在这里溯源传统,寻很古藏,“以字表情,字觉而活”,在目快活”时代慢慢体味字里行间的温情。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是我们需要继承的传统文化自信,这也是十九大给我的启示。
张晓琪
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城市文明,并非只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口号,而应当贯彻于实践,在细节中展现。旧城改造,既要尊重传统,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又必须考虑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发挥创新意识。
屈凯
粤剧与咏春拳,广东的传统戏剧与武术,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最深沉的自信。广府风光秀,永庆文化美。
凌敏
陶器制作是一项古老的技艺。永庆坊的青韵台陶艺馆里,体验者正专注于手中的作品。在永庆坊,我们不仅可以触摸泥土,亲近自然,更是可以寻找文化,感受历史。习总书记考察永庆坊时强调,“城市文明传承和根脉延续十分重要,传统与现代要融合发展,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永庆坊作为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的案例,让乡愁在可触可感的载体中传承下去。
李桂英
你中有我,我心有你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来看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精、美、情、礼。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精,是对食材内在品质的概括。美,体现了人们对食材呈现方式追,它是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也是中华饮食的魅力所在,美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情,表现的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社会心理功能。“礼”指一种秩序和规范。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都体现着“礼”。我们要积极传承并创新饮食文化,坚定党的“文化自信”!
妥斯根
在你的眼中。到底是城市更新还是更新城市。一个是时代的见证者。一个是时代的创造者。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无论是身为一名学生还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们都应该为时代和国家做自己的一份贡献和力量。我们可以在更新的洪流中保持初心。坚定不移。不仅要做时代的见证者更要做时代的创造者。不再随波逐流。而是迎风而上。向阳而生。
黄姚珍
永庆坊的旧城改造是广州市政府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留住城市文化记忆、守住人们乡愁的一个伟大工程。一个粉红的箱子,似乎和这面城墙格格不入,能想象到它之前可能是一个锈迹斑斑的邮箱,刷成粉色以及上面的文字“又见”,崭新而瞩目。不仅为到此的游客提供一个邮寄明信片的方便,也是提醒游客到此驻足停留,思考在这样一个智能大数据时代,我们是否很久没有给远方的亲友写信了? 我想,永庆坊这一关于城市的记忆之地,正是通过这些小小的DIY设计让忙碌的我们稍作停留,回忆往年那些青葱岁月抑或青春热血。
